「新生兒黃疸」發生在樂樂身上啦
其實這篇是樂樂黃疸退掉後
就一直想寫的主題...(太忙拖到現在)
回想坐月子時每天盯著黃疸數值七上八下
也不乏聽到「停餵母乳黃疸才退得快」的說法
但看了許多文獻資料後
也更堅定了我「餵下去、不用怕」的心態
先來分享一些我查到的醫學資料吧
::新生兒黃疸成因::
新生兒膽紅素代謝及排泄功能尚未成熟,使血液中膽紅素無法及時清除,而存留在血液中所引起。
可能原因有:
1. 母子ABO血型或RH因子不合。
2. 細菌或病毒所引起的感染,如:先天性梅毒、德國麻疹、 慢性子宮內感染…等。
3. 血球內缺乏某些酵素,如:蠶豆症。
4. 藥物引起:如磺胺劑。
5. 其他,如:胎頭血腫、嚴重皮下出血、先天性肝膽疾病腸管阻塞、先天性甲狀腺機能不良…等。
(資料來源/澄清醫院兒科衛教)
::「新生兒黃疸」有兩種::
▍生理性黃疸
黃疸在出生以後第二天左右出現
且在第4-5天時達到高峰
而後在1-2星期內逐漸消退
且膽紅素最高值約為12毫克/100cc血液
這種黃疸不會對小寶寶造成不良影響
也不需治療。
▍病理性黃疸
當黃疸在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
或膽紅素值上升非常快速
或數值高於15毫克/100cc血液
或小寶寶的黃疸持續超過兩個星期仍未消退
就需進一步檢查及治療
(資料節錄自/馬偕紀念醫院 張瑞幸醫師)
::關於延長性黃疸::
黃疸超過兩個星期,稱為「延長性黃疸」
按《臺灣兒科醫學會》對於新生兒延長性黃疸
是否為肝膽疾病的方法有兩種,應同時併行:
1、觀察嬰兒大便顏色:
可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上的嬰兒黃金九色卡
(Lulu的經驗:母奶便都是黃黃酸酸的居多,只要不是灰/白都OK)
2、測定直接及總膽紅素:
黃疸超過出生後14天
若直接/總膽紅素比值超過0.2
或直接膽紅素>1.0毫克/ 100ml
可判定可能為肝膽疾病相關之膽汁滯留(cholestasis)
應建議轉診兒童消化專科醫師
或新生兒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確診與治療。
(資料節錄自/台灣兒科學會)
好的,以下就進入我的個人經驗分享囉~~
其實在昕王子剛出生時,我就聽過「黃疸」了
但可能因為我們血型相同
加上當年住院和剛入住月子中心時
母乳哺餵狀況不理想
比例上昕王子喝的配方奶比較多
(延伸閱讀:產後19天60cc-->成功全母乳之路)
所以除了住院第二天眼周有點微黃
接下來就完全沒出現任何黃疸的跡象
之後樂樂出生了...
▼第一天看起來超白嫩♥
但可能他血型和我不同(我O他B)
外加我希望樂樂能正確含乳,so努力親餵
或許是剛出生力氣小,初乳又濃稠
嘴巴動呀動,卻沒有真的喝下去太多
住院第二天就被產房護士告誡:
妳家寶寶體重降了快5%,而且已經開始黃疸
不多喝奶就要去照光囉(註*)
(補充:黃疸治療的方式是利用波長範圍400 nanometers到520 nanometers的藍光,在這個波長範圍內,膽紅素能吸收最大量的光並且被分解。資料來源/小兒科陳俊仁醫師)
從沒經歷過新生兒黃疸的我整個嚇傻
畢竟「照光」就代表要和寶寶分離
自己過著擠奶生活...我最討厭擠奶啦!!
So立馬買了4罐醫院的配方奶
(說到這個又有故事了...唉唉,有空再分享)
幾餐配方奶下肚後,體重保住了-
出院體重2750g(出生2800g,only脫水2%)
但當時奶量已經來到40cc
這個對於目前仍在餵奶的我來說
當然是小菜一碟(臭屁啥)
可是在那個母奶只能滴滴滴的初乳階段
根本就是山大的壓力啊!!
而且我超容易塞奶,不親餵只靠擠的話
母乳之路大概就要提早說掰掰了
當時就在「餵」與「不餵」之間超糾結
爬了很多文後,我歸納一下新生兒出現黃疸時
只要密切觀察以下幾點:
1. 黃疸指數是否沒降低(我的月中以13為準)
2. 大便顏色(變成灰白色即必需就醫)
3. 活動力&食慾是否不佳
基本上黃疸指數低於15或是有持續降低
雖然看起來還是黃黃的,都不用太擔心
▼這是出生5天的小樂樂,整個眼白都黃黃(but超勾錐呀❤)
和我的手一比,真的差很多吧!
剛進月中的前10幾天
我和CJ天天盯著測黃疸的機器七上八下
甚至還想說是不是燈太黃、光太暗或機器壞掉
不然怎麼這麼多天了,測起來還有11點幾
索性請護理師測我的臉(這位媽媽有事嗎)
結果我測出來是0.5,嗯..機器沒壞(不然呢)
▼接著某早測出了9點多的驚喜數字(15D)
連續3天都沒升高、也沒再突破10
所以月中護理師說數值已經穩定,不用再測了
也讓我們鬆了一口氣...
▼從月中回家後,樂樂腳開始白了(1M9D)
(黃疸會從頭開始黃到四肢,退的時候就是從四肢白回臉,很妙吧~)
問了問身旁也餵母乳的朋友
也是說大概三個月左右黃疸就退光了
但還沒退光時,臉色當然就沒那麼白嫩可愛
▼2M時臉色依然還有點小小黃
▼黃光下眼周微黃,但手已經很白了(2M7D)
喝母乳而產生的黃疸,對身體是無害的
因為母乳成分中有一種蛋白質,會影響某些體質嬰兒的黃疸排泄,使黃疸指數居高不下
我這邊有找到一篇黃瑽寧醫師的網路文章-當哺乳遇上黃疸,大家也可以參考一下
看起來黃澄澄的寶寶,的確會讓人擔心
但無論孩子是不是因為肝膽疾病而產生的黃疸
要媽媽停餵母奶來加快黃疸退去
彷彿母奶就是「害」孩子黃疸的元凶
我覺得實在是以偏概全,因為...
母奶從來就是無害的吧
它雖不是萬靈丹,但怎麼可能會害到寶寶呢?
(不要舉什麼吸毒喝酒的反例,那是廢話)
「母乳黃疸」最遲三個月左右,就一定會退光
若為了要快速退掉黃疸而暫停母奶
還可能造成塞奶、退奶、乳頭混淆...等
暫停哺餵的許多困擾,比起臉黃還更嚴重吧
(而且也不保證立馬退光)
▼樂樂黃疸退光光,皮膚白嫩水噹噹(3M7D)
嗯哼~這篇分享並不是要叫大家忽略黃疸
因為黃疸是肝膽疾病的跡象,不容小覷!
(怕有人抓錯重點so再次強調)
若確定是母乳黃疸,也就是「看起來黃」而已
重要指標仍是觀察孩子的大便色澤
至於退黃疸的一籮筐偏方...別鬧了!!
新生兒只能喝奶!
亂餵寶寶無法代謝,搞到送加護病房豈不更慘
只要善加觀察寶寶狀況,給他一點時間
黃疸退光後,白嫩療癒的小可愛就出現囉♥
=================
喜歡記錄生活中平凡的點滴,讓這些片刻成為永恆。快來Lulu的粉絲團聊聊天吧
==============
延伸閱讀:
更多母乳經驗分享
美麗媽咪必看
月子經驗談
更多育兒觀念分享
懷孕大小事
生活小技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