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炸雞塊就是要配檸檬汁啊」「但炸雞擠上檸檬汁就不脆了」...這是日劇<四重奏>第一集的內容
這邊當然不是要聊「吃炸雞要不要擠檸檬汁」啦~
但談到「婚後是否要和對方父母住」時,為什麼Lulu會先想到這段劇情呢?
因為和對方父母同住的最大考量點,就是「習慣」。可能對方覺得這樣很棒、你一定要試試看,就直接幫你做了決定(擠上檸檬汁)
但對我來說,如果有人直接擠檸檬在魚肉或雞肉上,我就不會去吃了(真的不喜歡吃酸酸的肉啊)
所以回到婚候要不要和對方父母同住這件事...
我建議除非有很~強烈的經濟考量,否則別考慮什麼孝不孝順,搬出去住就對了~
會有這樣的觀點,並不是因為我有什麼水深火熱的婆媳經驗啦~
而是我想到在自己家,都會和媽媽意見不合鬧脾氣了
更何況是住到另一個嶄新的家庭裡,會一拍即合才怪哩!
但,婚後兩個人搬出去住,就是不孝嗎?
我會覺得:搬出去住絕對是一種孝道最體貼的呈現❤
和對方父母住一起時... ...
神隊友可以幫忙溝通協調,但卻也難免產生一些兩代間的尷尬
豬隊友則直接落井下石,要你習慣夫家(or妻家)的生活模式...聽了不內傷才怪吧
共同生活一定會有摩擦,如果彼此常常相處不愉快,「同住」並不會顯得比較孝順好嗎~
與其關係沒處理好,搞得每天步步為營、互相揣測、關係緊繃
不如搬出去住,兩人還是可以常常到彼此父母家吃晚餐、聊八卦、噓寒問暖、逛逛街
但就是有一個屬於小倆口的家可以回去
(▲我覺得自己很幸運,公公婆婆都是好相處的人♡)
或許有人會說,這樣還不如住爸媽家,還可以省交通時間...
No no no~搬出去住的這個家,空間完全屬於夫妻倆,不用擔心任何眼光
假日想睡到幾點也不用覺得拍謝
看電視時把腳翹到茶几上也很自然
躺在沙發耍廢也可以耍得很合理
洗完澡發現忘了帶內褲直接走出來拿就好
整個呈現「做自己 好自在」的狀態~
互看不爽,兩個人協調好就好,什麼習慣都可以調整,完全沒有「全家人都是這樣」這件事
所有的習慣、規定,兩人共同建立,一套屬於「自己家」的規矩,一切從0開始~
唯一就是--要多繳一筆房子的錢(房租or房貸),除此之外,沒有其他缺點~
(▲公平起見,也Show一下我的爸媽,哈哈~)
能夠讓你完全放鬆的地方,才是家
「家的感覺」是無價的,婚後以搬出去住為前提,如果住一陣子後經濟狀況無法承受,再和長輩討論是否可同住
這樣一來,對於另一半的生活習慣也瞭解了,和對方父母的互動也熟稔了,同住時的生活衝擊也會比剛結婚時來得小
常常看到很多婚姻親子討論版的媽媽們,分享血淚交織的婆媳問題,其實大多都是分開住就解決了~
但婚後和公婆或是岳父母同住,真的都是負面的嗎?其實也不一定...
Lulu有個高中同學就是立志婚後要和公婆同住的人,所以她適應得超~~好!!
和公婆同住的前提,就是心態要調整好,以長輩家既有生活習慣為主
除了堅持兩人房間是絕對的私人空間外,其他都要盡量配合「原屋主」的習慣
畢竟我們是後來加入的成員,要長輩改變自己配合我們,這要求也不太合理吧
其實現代的長輩希望我們同住,無非是希望可以在這個不景氣的時代,幫我們省點荷包(出於好意的前提)
但「有得必有失」,省了荷包,就會多了生活適應的難題;多了自由,就會少了荷包的深度
不管選哪個,都會有某方面的犧牲,但自由無價,我選它,哈哈~
==============
婚姻碎念
更多育兒觀念分享
=================
喜歡記錄生活中平凡的點滴,讓這些片刻成為永恆。快來Lulu的粉絲團聊聊天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