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ulu在前幾年曾經當過一段時間的「保險經紀人」,除了從中見識到了所謂的「話術」,也學到了更珍貴的「觀念」,因為有很多媽媽對於怎麼幫寶寶買保險有很多疑問,所以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保險觀念吧
老一輩會覺得講到保險,就有一種晦氣、不吉利的感覺,所以大多都避談,甚至覺得被觸霉頭;但隨著社會越來越進步,「保險」的也被大家找回它的本質,對於事先規劃保險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。但是選擇越多就越難決定,如果碰上天花亂墜的業務嘴,那根本就是大災難了
所以,要記住一個觀念:保險是減輕事發時的財務負擔,而不是完全概括
首先就先和大家分享,保險的種類有哪些吧,我主要把它們分為四大類~
1.壽險-
一般來說,保險金在「身故」或「全殘/失能」的時候才可以領取。
而郵局很常見的六年期「儲蓄險」也會歸在這一類,因為它的理賠機制就是以身故/全殘為基準點。但最大的不同在於期滿可以領回。有些人會覺得保險費繳了,沒用到就浪費了很可惜,所以儲蓄險這項特色,讓人省去了「保費有去無回」的遺憾感,但保費是非常非常高的唷。
2.醫療險-
舉凡住院、手術、重大疾病、長期看護、癌症、婦女險、產婦險...等,只要是和醫療相關的,我都會歸到這一類。
是最讓人覺得眼花撩亂的保險型態,也是很重要的一項保險。基本上只要保險公司查核屬實之後,就可以領取理賠。
3.意外險-
「外來、非自發」的事件,就符合意外險的理賠。像是走路跌倒骨折,就可以理賠;但若是心臟病發導致跌倒,通常就不會歸在意外險理賠範圍。
4.產險-
通常是在財產上的理賠,像是火災險、地震險、車險...等。這次的分享主要是在「人身保險」,比較不會cover到這部分唷~
為了避免篇幅太長,就把文章切分一下吧:
▾新生兒保單規畫重點文章請點此
▾昕王子的實際保單解析文章請點此
希望這幾篇文章,能幫大家釐清保險觀念囉
<<PS. 保險的這系列整個圖文不符(大笑),因為保險議題太嚴肅了,就讓百變昕王子來緩和一下氣氛吧>>
==============
延伸閱讀:
更多育兒觀念分享
育兒觀念▍別讓孩子從「哇!好可愛~」變成「吼!好可惡~」-談尊重孩子
美麗媽咪必看
懷孕大小事
=================
如果喜歡這篇分享,也歡迎到我的粉絲專頁
【Miss Lulu的幸福紀事】逛逛唷,謝謝